本文转自:商丘日报
本期话题
小升初的暑假,是小学与初中的关键衔接期,合理规划能让孩子在初中学习中抢占先机。本期“娘家人信箱”邀请商丘市家庭教育学会会长秦登秀从学习、兴趣、实践等方面给出实用且详细的建议。
一、学习衔接
语文方面,通过阅读《西游记》等经典名著、撰写读书笔记积累素材,每天30分钟文言文基础学习,提升语言素养;数学要复习小学重点,预习初中有理数等知识,借助教学视频学习,善用错题本总结;英语需坚持每日背诵单词,通过观看英语电影学口语。同时,家长要与孩子制订学习计划,培养整理笔记和错题的习惯。
利用暑假,通过观看纪录片提前接触历史、地理、生物、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。如观看《河西走廊》了解历史,观看《航拍中国》认识地理,观看《地球脉动》探索生物,观看时政新闻类节目关注道德与法治,激发孩子对这些学科的兴趣。
二、习惯养成
时间管理:与孩子一起制订每日学习计划,将学习、休息、娱乐时间合理分配。例如,上午安排学习语文和数学,下午学习英语和进行“小四门”知识拓展,晚上阅读课外书籍或复习当天学习内容。每个学习时段之间,安排10-15分钟休息时间,培养孩子时间观念与自我管理能力。
预习复习:教导孩子预习时通读课本、标记疑问点;复习时整理笔记、总结知识点、建立错题本。每周安排一次本周学习内容回顾,每月进行一次月总结,查缺补漏。
阅读习惯:除学科学习外,每天保证30分钟以上自由阅读时间,阅读科普、历史、文学等各类书籍,拓宽知识面,提高阅读理解能力。
三、兴趣拓展与社会实践
兴趣培养:根据孩子兴趣,选择绘画、音乐、编程等兴趣班学习,每周安排2-3次,每次1-2小时;也可在家准备相关工具材料,让孩子自由探索兴趣爱好,如喜欢绘画,就准备画笔、画纸等。
体育锻炼:每天保证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,选择孩子喜欢的运动,如跑步、游泳、篮球等。周末可安排亲子运动,如爬山、骑自行车,增强体质,培养亲子关系。
社会实践:带孩子参加志愿活动,如社区垃圾分类宣传、图书馆义工服务;体验职业生活,如当一天小小售货员,培养社会责任感与实践能力。
四、心理调适与初中生活了解
心理建设:关注孩子情绪变化,多与孩子交流,倾听他们对初中生活的期待与担忧,给予鼓励与支持,帮助孩子树立信心。
了解初中:通过网络搜索、咨询学长学姐、参观初中学校等方式,让孩子了解初中校园环境、课程设置、学习节奏等,减少陌生感与焦虑感。
小升初的暑假,是孩子成长的黄金时期。家长用心陪伴,按照这份规划引导孩子,定能帮助孩子顺利过渡,为初中学习生活奠定坚实基础。
旺润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